查看原文
其他

刘强东事件:每个人都是善恶同体的兽

我是拾遗君 壹心理 2019-07-02


本文已获授权

来源 | 拾遗(shiyi201633)

作者 | 拾遗


 01 



两天最火的事件,

当属刘强东涉嫌强奸案。

此案曝光后,一些媒体和网民,

发出了这样一种声音:

“在最近发生的刘强东事件中,

很多人选择性失忆了:

忘了刘强东‘十大慈善家’的称号,

忘了京东给16万人提供的就业岗位,

忘了他捐赠亿元助力养老、教育事业,

忘了滴滴事件时他站出来控诉的模样,

…………

现在对刘强东进行攻击的人,

跟白眼狼有什么区别?”

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?

刘强东做过这么多好事,

为什么你们盯着他这点“污迹”不放?

刘强东行过这么多善事,

难道还不能抵消他这点“过错”吗?


 02 



7月份,多位名人涉嫌性侵,

且有的名人已经承认性侵。

然后,也有很多人站出来呼吁:

“某某某虽然有性侵丑闻,

但他在科学圈/公益圈/XX圈,

还是做出了很大的成就,

我们不应抹杀他的贡献,

应该宽容一下原谅一下,

不要把人家的事业给毁掉了。”

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:

看在人家做过很多贡献的份上,

我们就不要追究他们的罪责了。

现在这种看法相当流行,

所以我想来谈谈“功过相抵”理论


 03 



毛姆写过一个短篇小说,

大概讲了这么一个事情:

一个惯犯死后接受审判,

审判官是大天使加百列,

证人席上坐着一个伟岸老者。

加百列每宣读一条罪状,

老者就站起来为惯犯开脱罪责 —— 比如,他第一次杀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。

最后,惯犯被判罚去地狱。

惯犯对判罚结果毫不意外,

他只是对老者感到好奇:“你是谁啊?”

老者说:“我是上帝。”

惯犯感叹说:“那你为什么不做审判官啊?”

老者说:“若我来做审判官,天下就无罪人了。”

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?

伦理的归伦理,法律的归法律。

两者不能互相干扰。


 04 



长久以来,

很多人都存在一个思维误区,

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功大于过,

那么功过相抵之后,

这个人总体上来说还是个有功之人。

乍听之下,这似乎很有道理 —— 谁没犯过错呢?

可是冷静想一想,

就会发现事情并没这么简单。

如果功过可以相抵,

那这个社会就会彻底乱套:

我创造了 1000 万财富,

那是不是就可以贪污 100 万元?

我救了 100 个人的性命,

那是不是就可以杀死 10 个人?

我做了 10 件好事,

那是不是就可以强奸 1 个人?

大家心里都在想:

“我做出了这么多贡献,

犯一点错误有什么大不了。”

“反正功可抵过,我虽犯了错误,

但只要找个时间再补功就没事了。”

看吧,如果功过可以相抵,

那整个国家和社会就崩溃了。


 05 



1938年,张自忠率部前往台儿庄,

参加大会战,抗击日军。

部队行军中,一老乡哭着追了上来,

“一个军官强奸了我16岁的女儿。”

张自忠一听,大怒。

一查,强奸者乃警卫营长孙二勇。

军法官偷问张自忠:“如何处理?”

张自忠斩钉截铁:“按军法,枪毙。”

副军长求情:“留他一命吧,毕竟他救过你!”

孙二勇曾数次立下大功。

他是张自忠手下大刀队队员,

喜峰口长城上,

他砍下了15名鬼子的脑袋。

“七七事变”中,

他率一个半连扼守卢沟桥,

与日军一个旅团搏杀,

桥不动,他也不动。

张自忠代理北平市长,遇刺杀,

他用身子替张自忠挡了三颗子弹。

但张自忠还是坚决地说:“去执行吧!”

一声枪响,张自忠红了眼睛:

“怨我,怨我平时没教好你们。”

哪知孙二勇竟然侥幸没死,

20天后,他一瘸一拐追上部队。

张自忠吩咐:“给他换身衣服,弄点吃的。“

然后,他召开干部大会。

会上,他宣布:“再毙!”

行刑前,他跟孙二勇说:

“你就放心走吧!我会替你多杀几个鬼子!”

一声枪响,张自忠泪洒衣襟。

功过对比,是我们的一种习惯,

常有“三七开”“五五开”“功大于过”“功不抵过”之类的定性。

这种功过比较的辩证法,

用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是可以的。

但一旦涉及到违法乱纪,

过与功就不能纠缠在一起进行对比,

过就是过,功就是功,

两者不能混淆起来进行价值排序。

习大大说:“功罪不可以相抵。”

无论曾经立下多大的功劳,

都不能成为做坏事的借口。


 06 



从刘强东事件延伸出来,

我再讲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 —— 道德许可效应。

这个效应是心理学家莫林和米勒提出的。

莫林和米勒曾经做过一个实验:

让两组学生分别接受两个命题。

第一组学生接受的命题是:大多数女人都不聪明,更适合在家看孩子,而不是出来工作。

学生立马提出抗议:“这是性别歧视。”

第二组学生接受的命题是:有些女人真的不聪明,更适合在家看孩子。

接受命题的学生态度都比较缓和。

接下来,莫林和米勒让这两组人去当招聘考官 —— 判断应聘者是否适合某高层职位。

这几份工作所处行业,

一直是男性主导的,

比如建筑业和金融业。

实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:

刚刚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第一组学生,

反而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这些职务。

而刚刚态度缓和的第二组学生,

对男女应聘者反而做到了公平公正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
莫林和米勒说:“那些明确反对过性别歧视的学生,便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人了,所以便获得了一种道德许可 —— 做什么都不带性别歧视,于是便为所欲为的任性发挥。”

这就是著名的“道德执照效应”

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行了善事之后,

他就会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,

仿佛取得了一种“道德许可证”:

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地放纵一下自己。


 07 



这种道德许可效应,

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。

“我这周锻炼了三次,必须吃一块提拉米苏奖励自己。”

“我已经学习很长时间了,今天要看电视好好休息下。”

“我这周都没有出去吃饭,应该买件衣服犒赏自己。”

“我刚才给了乞丐几块钱,现在闯下红灯有什么关系。”

莫林和米勒在研究中发现:

和那些记不起自己做过善事的人相比,

清楚记得自己行善经历的人,

在慈善活动中会少捐 60%。

为了弥补家里用电消耗的碳能源,

有的家庭会多花 250 美元栽一棵树,

但这种栽树家庭平均所消耗的能源,

竟然比不栽树家庭高了 10%。

莫林和米勒总结说:

“道德许可是个诡异的陷阱,

当我们行善之后,

会自我感觉良好,

从而允许自己犯错或者作恶。”


 08 



去年,我们小区有个人被抓了。

他是一家国企的老总,

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。

他接手国企的时候,

企业深陷泥潭,亏损数亿。

他接手6年后,

企业不仅还清了债务,

还挣回了十几亿利润。

去年,他被抓的时候,

觉得自己实在超级委屈:

“没有我,哪有企业现在。

我为企业赚了十几亿,

吃回扣200万怎么了?”

这几年反腐案中,有一个现象非常突出 —— 能人腐败。

为什么这么多能人倒在了贪腐路上?

很多都是因为道德许可效应。

我立下了这么多功劳,受点贿不是理所当然吗?

我做出了这么多贡献,养个女人有什么大不了?

“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好事,应该得到一点奖励。”

这种道德许可产生的补偿效应,

常常会使我们堕落。

当我们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,

往往会更快地通向罪恶。


 09 



刘强东事件曝光后,

很多自媒体和网民站出来说:

“刘强东行过这么多善,怎么可能去作恶?”

“刘强东这么励志的人,怎么可能去强奸?”

“刘强东这么有钱有地位,什么样的女人睡不到,还用去强奸吗?”

“我不信刘强东会做出这等荒唐事,一定是有人陷害他。”

刘强东有没有性侵我不知道,

这个还是交给法院去判定吧。

我只是想说:

千万不要以为好人就不会作恶,

其实,好人是很容易作恶的。

主持人柴静有句话说得好:

“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,

另一个是坏人,

实际这个世上没有好人和坏人,

只有做了好事的人,

和做了坏事的人。”

人啊,都是善恶同体的兽!


- The End -


本文转载自“拾遗”(ID:shiyi201633)
一个有趣、有品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


 值得读推荐 

» 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 «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